• English
  • 辽阳分校
  • 图书档案
学校简介

沈阳工业大学由位于沈阳市的中央校区、兴顺校区、国家大学科技园和位于辽阳市的辽阳分校组成,占地150余万平方米,现有在校生31037人,其中本科生23259人。

一、砥砺七十余载,矢志兴工报国

学校始建于1949年,1958年升格为沈阳机电学院,1985年更名为沈阳工业大学,1998年由原国家机械工业部划归辽宁省人民政府管理,2019年在“双一流”建设中被列为全省冲击国内一流大学重点建设高校。经过76年的建设发展,学校已成为一所以工为主,涵盖工、理、经、管、文、法、艺术七大学科门类,贯通本、硕、博三级完整教育体系的高等学府,在发展历程中始终与辽宁老工业基地血脉相依,与装备制造业发展同向同行,是共和国工业奠基地的建设者、见证者。学校勇担兴工报国使命,先后诞生了4项中国首创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成果,培养出两院院士、著名企业家、全国劳模、大国工匠等为代表的近18万名优秀学子,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二、坚持立德树人,筑牢育人根基

学校围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着力培养品德高尚、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综合素质高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深入推进“三全育人”“五育并举”改革创新,构建生动立体、价值引领的“大思政课”育人体系。学校着力打造思想政治工作品牌,获评全国高校“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示范项目、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项目、辽宁省高校示范马克思主义学院、辽宁省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获评全国优秀易班共建高校、辽宁省高校思政工作先进单位、辽宁省心理健康教育示范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中涌现出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青年骨干、全国最美高校辅导员、全国高校网络教育名师等先进典型,为培养爱国奉献、勇担时代重任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贡献力量。

三、汇聚一流师资,夯实专业发展

学校以一流师资助力一流学科专业建设,主动服务国家战略布局和辽宁振兴发展需求。学校现有专任教师1431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1 人,“长江学者”等国家级人才 17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24人,省级人才151人。先后获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2个、辽宁省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4个,全国模范教师、省教书育人模范等先进人物12人。现拥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5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个,交叉学科博士授权点3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0个,交叉学科硕士授权点1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5个,辽宁省“双一流”建设学科4个;2025年在招本科专业55个,其中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20个,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36个。

四、创新培养模式,提升教学实效

学校基于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实施差异化分类培养,其中研究应用型以应用领域中的问题研究开发为主,强调科教融合、厚基础,重点在于研究能力的培养;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学生以解决复杂工程问题为主,强调创造性地解决工程实际中的问题;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学生以掌握现代企业与行业所需要的高阶技能为主,强调与一线生产实践的结合,强化实践性教学环节,具备工程实践能力和现代工匠精神。创新卓越工程人才培养模式,2024年成立辽宁首家省属高校卓越工程师学院。打造优质教学资源,建设国家级一流课程24门、国家智慧教育平台线上运行慕课20门、国家级规划教材5部、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3个、国家级文科实践教育基地1个、省级现代产业学院19个,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3项。创新创业教育表现突出,获首批全国创新创业示范高校、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50强)等多项国家级荣誉,摘得全国“互联网+”大赛金奖,彰显本科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实力。

五、提升科研能力,赋能产业发展

学校确定了“校地融合、校企融合、军民融合、国际合作”的科技发展战略,推进创新体系建设,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加快科技成果转化。现有国家稀土永磁电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稀土永磁电机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技术创新中心等国字号科研平台,建有省部级科研平台39个,牵头组建辽宁装备制造产业等4个校企联盟,创办辽宁智能制造技术与装备研究院等机构,聚焦先进制造、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等领域,强化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引导科技人员将着力点放到国家战略和辽宁振兴关键领域。近五年,承担国家级项目128项,获省部级及以上科技奖励85项,授权发明专利1448件,签订“五技”合同1853项,合同额达9.37亿多元。

六、加强国际交流,推进开放办学

学校与美国、俄罗斯、日本、德国、英国等21个国家(地区)的 92所高校,在人才培养、科研合作、交流引智等方面建立了长期稳定的校际合作关系。学校从1995年开始招收外国留学生,是“中国政府奖学金生”和“辽宁省政府奖学金生”接收院校,现有在校留学生人数121人,覆盖本、硕、博三个层次。2003年与美国班尼迪克大学合作举办企业管理硕士学位教育项目,2021年与英国德比大学合作举办通信工程专业本科教育项目。学校获批教育部“学科创新引智计划”项目2个,成为中俄工科大学联盟院校。

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认真落实党中央、辽宁省委关于教育强国、教育强省建设规划纲要精神,秉承“自强、笃行”校训,落实学校第十三次党代会部署要求,勇于争先,拼搏进取,奋力推进一流大学建设,彰显工科办学优势,谱写服务辽宁振兴崭新篇章。


(相关数据更新至2025年8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