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上旬,党委书记贾玉明利用暑期时间走访辽阳、沈阳、铁岭、阜新、朝阳、葫芦岛等地,看望慰问我校选派的11名驻村干部,关心了解他们驻村工作情况,广泛听取驻村干部意见建议,就深化校地合作、助力乡村振兴与当地有关部门进行沟通交流。党委组织部、党委宣传部、工会及有关学院、部门负责同志参加慰问。

| 
| 
|
古树村驻村第一书记王晓龙介绍村合作社建设情况 | 南台口村驻村第一书记岳宗生介绍村庄发展规划情况 | 葫芦村驻村第一书记崔忠平介绍村集体农产品深加工产业链建设情况 |

| 
| 
|
姜家村驻村第一书记徐公文汇报驻村工作情况 | 马架窝棚村驻村第一书记白皓汇报驻村工作情况 | 东红帽子村驻村工作队队长兼第一书记张林楠、工作队队员王涛,红帽子村驻村第一书记杨林汇报驻村工作情况 |

| 
| 
|
五间房村驻村第一书记蔺彩宁汇报驻村工作情况 | 房申村驻村第一书记孙博介绍利用新媒体推介当地农产品情况 | 田家屯村驻村第一书记倪天予介绍发展特色种植业情况 |
每到一处,贾玉明都与当地干部群众深入交流,仔细察看驻村干部的办公场所、宿舍及生活设施,全面了解他们在当地的工作开展情况和日常生活状况,对驻村干部们不畏艰辛、积极投身乡村振兴事业进行亲切慰问,对驻村以来所取得的工作业绩给予充分肯定,对当地政府和村党组织对我校选派干部给予工作上的支持和生活上的照顾表示衷心感谢。当地干部群众表示,学校选派的驻村第一书记勤政务实,业务能力强,专业水平高,能够扎根一线谋实事、做好事,立足乡村振兴实际,在党建规范化建设、高标准农田建设、生态环境治理、特色种植培育、集体产业发展等方面做出了实实在在的成绩,给乡村发展带来了新理念、新思路,帮助群众解决了急难愁盼问题,展现了良好的精神风貌和强烈的责任担当,以实际行动绘就了辽宁乡村振兴的美丽画卷。
贾玉明指出,广大驻村干部积极响应中央、省委号召,讲政治顾大局、舍小家为大家,全身心投身乡村振兴,充分发挥各自特点、专业特长,紧密围绕产业发展、乡村建设、民生保障等重点领域,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扎实有效地推进乡村振兴各项工作,交出了一份经得起检验的乡村振兴“实干答卷”,很好履行了助力乡村振兴的光荣使命。为持续发挥作用,激励作出新贡献,他对广大驻村干部提出三点希望。一要强化为民意识。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注重加强政策学习,深入开展调查研究,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听民意、解民忧、暖民心,真正把群众的冷暖安危放在心上,把群众的小事当作大事来办,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二要注重统筹谋划。立足本村资源禀赋和实际情况,与当地政府一道谋事想事干事,兼顾农业发展与产业升级,兼顾个体经济与集体经济,兼顾当前利益与长远规划,坚定不移走特色化发展道路,着力培育具有区域特色的差异化产业优势,实现“强村”与“富民”同步推进。三要加强资源整合。有效利用学校在教育、科技、人才等方面的独特优势,注重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搭建校地合作平台,在项目申报、特色产业开发、特色农业培育等方面助力赋能,积极构建学校服务乡村振兴的应用实践场景,切实将学校丰富的教育资源转化为乡村振兴的智力支持,为乡村振兴注入发展动能和创新活力。
走访中,有关单位、部门分别从加大帮扶力度、全力支持驻村干部工作等方面进行了沟通交流。驻村干部表示,一定不辜负学校党委和全校师生的期望,倍加珍惜服务乡村、锤炼自我的难得机会,发扬“艰苦奋斗 自强不息”的工大精神,切实履行好驻村工作职责,积极整合资源、创新帮扶模式,在产业发展、文化建设、环境改善等方面持续精准发力,与当地干部群众携手奋进,在乡村振兴的实践中奋勇拼搏、再立新功。
附录:
驻村干部主要工作情况介绍
张林楠,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副院长,2024年3月任阜新市阜蒙县红帽子镇东红帽子村驻村工作队长兼第一书记。驻村期间,协调村“两委”修建农村作业路累计11公里,安装监控摄像头19部,对重点部位、桥梁险段、村街路面实时全方位监控。协调推进暖棚改造项目,并获得重点推荐。联合学校持续开展爱心慰问、暑期支教活动,协调为小学购置直饮水机、蒸饭机和菜品展样机。
王涛,公安处校卫队长,2018年3月任阜新市阜新蒙古族自治县红帽子镇东红帽子村驻村工作队队员。驻村期间,坚持开办14期“爱心工程”扶贫支教活动,协调学校先后捐赠图书、乐器等扶贫物资,切实改善农村小学办学设施和教学条件。推进“文化兴村”工程,完成硬化、绿化、亮化工作。
倪天予,工程实训中心副主任,2024年3月任葫芦岛市兴城市元台子满族乡田家屯村驻村第一书记。驻村期间,协调市交通部门维修村屯道路1000米,组织捐赠米面豆油物品100件,扎实开展洪涝灾害灾后重建工作。获批辽宁省科学技术厅科技特派团专项项目经费10万元,引进乡村振兴田屯村大棚项目,预计每年可为村集体增收6万元。
蔺彩宁,党委组织部(党校)教育培训科科长,2024年3月任朝阳市北票市五间房镇五间房村驻村第一书记。驻村期间,完成《村情调研报告》1项,《任期帮扶计划》1项,为村民建设农家书屋,协助完成高标准农田作业路修建1公里。协助开展村集体三资专项整治工作,平整村内拆迁区域空闲地进行对外租赁,年收入达8万元左右。对易返贫农户进行常态化监测,结合城乡一体化工程,有效解决40余户村民吃水问题。
白皓,审查调查室纪检监察员,2024年3月任铁岭市开原市庆云堡镇马架窝棚村第一书记。驻村期间,主动为高考家庭对接志愿填报咨询渠道,协助村委申请获批基础设施建设经费7万余元。多次参与“第一书记”带货活动,获铁岭市委组织部通报表扬1次、开原市委组织部通报表扬2次。
孙博,电气工程学院辅导员,2024年3月任葫芦岛市南票区缸窑岭镇房申村驻村第一书记。驻村期间,积极联系省农科院引进新型高粱种子,并邀请专家实地讲解指导高粱病虫害防治。拍摄短视频宣传房申村油桃,对接经销商采购。组织村民参与葫芦岛市92493部队医院的义诊活动。
徐公文,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教师,2024年3月任铁岭市开原市城东镇姜家村第一书记。驻村期间,组织开展志愿服务活动10余项,为村民书屋捐赠了500本图书,精心挑选花卉进行种植,为村民建设口袋花园2个。对村里长达5000米的拉地道进行维修,全力保障村民生产生活。
崔忠平,经济学院金融学系主任,2024年3月任沈阳市浑南区高坎街道葫芦村第一书记。驻村期间,深入践行“两邻”理念,建设“爱心食堂”。邀请专业团队拍摄宣传本村发展情况和特色产业产品,组织专家义诊、社会力量爱心捐赠、采摘售卖农产品等活动10余次,助力村民增收2万元。撰写的多篇资政建议获中央、省委及市委领导批示。
杨林,辽阳分校后勤处科员,2024年3月任阜新市阜新蒙古族自治县红帽子镇红帽子村第一书记。驻村期间,协助村“两委”,依托“两塔一城”等历史文化渊源,谋划发展生态农业和乡村旅游产业。积极争取少数民族发展任务资金,改造路面及文化广场设施建设,通过辽宁省“美丽宜居村”验收。
岳宗生,辽阳分校财务处管理科科长,2024年3月任辽阳市辽阳县穆家镇南台口村驻村第一书记。驻村期间,认真研究种植工作,协助村书记引进草菇种植技术,并与相关企业商讨建设投资合作。引进新玉米品种,抢种潍坊水果萝卜,顺利移栽冰糖杏树、车厘子等农产品。帮助村民解决上访纠纷,有效治理村落环境污染。
王晓龙,辽阳分校后勤处行政科科员,2024年3月任辽阳市辽阳县穆家镇古树村驻村第一书记。驻村期间,积极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关注贫困农户,传达就业信息和帮扶政策。参与完成荷花塘、活动中心建设工作,及时更换路灯、绿化树木等配套设施。为村民开展文艺演出、红色电影放映等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